沸石在微污染水生物預處理中的應用
時間:2013-01-29 16:47:35來源:四川福瑞特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打印本文 
人們對微污染水的處理有很多的工藝和技術,但歸結起來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深度處理技術,另一個為源水預處理技術。
1.深度處理技術
深度處理通常是指在常規處理工藝以后,采用適當的處理方法,將常規處理工藝不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或消毒副產物的前體物加以去除,提高和保證水質。應用較廣泛的深度處理技術有: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臭氧活性炭、生物活性炭和膜技術等。
臭氧活性炭采取先臭氧氧化后活性炭吸附,在活性炭吸附中又繼續氧化,這樣可以揚長避短,可以使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發揮得更好。目前國內水處理使用的活性炭能比較有效地去除小分子有機物,難以去除大分子有機物,而水中有機物一般分子較大的多,所以活性炭孔的表面面積將得不到充分利用,勢必加速飽和,縮短周期。但在炭前或炭層中投過臭氧后,一方面可使水中大分子轉化為小分子,改變其分子結構形態,提供了有機物進入較小孔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使大孔內與炭表面的有機物得到氧化分解,減輕了活性炭的負擔,使活性炭可以充分吸附未被氧化的有機物,從而達到水質深度凈化的目的。
微污染水的生物處理在歐洲應用較普遍,我國目前正處于推廣階段。采用的反應器全是生物膜型的。淹沒式生物濾池中裝有比表面積較大的填料,水流與填料上的生物膜不斷接觸,有機物被生物膜吸附利用而去除。此種池子在運行時根據水源水質狀況需要可送入壓縮空氣,以提供整個水流系統循環的動力和提供溶解氧。該工藝的特點是管理方便、污染物去除率較高、運行費用低、運行效果穩定、受外界環境影響小。經其處理后出水的有機物、臭味、氨氮、細菌、濁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使后續處理的礬耗和氯耗速減少。
目前,國內外的生物預處理工藝方法可以說是大同小異的,區別之處就在于生物池內的生物填料,填料是生物預處理工藝的關鍵要素之一。目前國內應用較為廣泛的填料有蜂窩狀填料、軟性填料、半軟性填料和彈性立體填料等。
以上深度處理技術對于控制飲用水污染和提高水質都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但都有它們的局限性?;蛘呤墙洕蛩?,或者是處理作用問題。目前,生物活性炭被認為是飲用水處理中去除有機物的有效方法,并且在歐洲已得到普遍應用,但是由于活性炭的價格昂貴。另外,生長有細菌的細小活性炭顆粒會在水力沖刷作用下,流入最后的氯化處理,由于附著在活性炭顆粒上的細菌聚體比單個的細菌細胞對消毒劑有更大的抗性,一般的氯化消毒往往難于殺死這些細菌。因此,生物活性炭作為飲用水處理中氯化前最后一個處理工藝的衛生安全性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2.預處理技術
微污染水深度處理技術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所以人們正著手考慮采用一些新方法來彌補它們的不足,飲用水預處理技術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預處理通常是指在常規處理工藝前面,采用適當物理、化學和生物的處理方法,對水中的污染物進行初級去除,同時可以使常規處理更好地發揮作用,減輕常規處理和深度處理的負擔,改善和提高飲用水水質。
預處理方法按對污染物的去除途徑可分為氧化法和吸附法。
- 上一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及問題探討
- 下一篇沒有了